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
Alternate Text
读《论语》,品生活
作者:13新闻3班 赵华兰 2013221102200016   编辑:admin   来源: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9日 00:00 点击量:

论语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在小学课本中就开始接触其中的内容。“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等,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在自己不懂它意思时就已经能够熟练背诵,之后初中、高中都开始学习背诵,但是除了那仅有的几句话之外从来没有想过去深入了解一下这部优秀作品。直到这次作业契机,才好好看了一下这部作品。

读完论语,感受到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的博大精深。里面涉及了好多方面的内容,其实仔细想想可以用以前学过的话来概括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修身”方面,孔子严于律己。在子罕篇中,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也就是没有主观猜疑,没有一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是啊,2600多年前的孔子都说出了人应该杜绝的四种弊病。在今天看来,这句话无疑还是经典。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人类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到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小到职员与职员之间的竞争,甚至同学与同学之间的竞争。在社会的压力下,人们也渐渐利欲熏心,勾心斗角,不惜一切代价只是为了升职,赚更多的钱。却渐渐忽略了在这过程中渐渐迷失的自己。都说经历了社会之后就会变得不再纯真,会变得冷漠无情,其实仔细想想,是社会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改变了自己?孔子的话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好好思考。

子罕篇中还有一句话是“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让我们懂得“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是啊,现在好多“聪明人。”可是他们是真的“聪明”吗?或者说他们是聪明,但是某些方面又不够聪明。就比如说现在的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了大学,迈入了所谓的高等学府,然后之后就是迷茫,不务正业......我们是“聪明”,但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聪明人。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虽然不能完全肯定这句话,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心中有仁,所以万事都会往好的方面想,凡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为心中有仁,对他人都很宽容,为人处世也会给人带来很舒服的感觉,人际关系好了,他的忧愁也就少了。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这句话也是很在理的。因为勇敢,所以敢作敢当;因为勇敢,所以无所畏惧。

卫灵公篇中孔子在与赐谈及其学习技巧时说过这样一句话:“予一以贯之。”是啊,用一个根本的东西将所学东西贯穿始终。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这句话,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却没几个人。老师们经常说要活学活用,其实本质上不也是孔子这句话的意思吗?所以,我们在学习各种东西的同时,要做到真正的学习,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并融会贯通,学习才能算是真正的学习,我们学习的过程也能更加轻松,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也是显著的。

在“齐家”方面,孔子为人们的行为做出了指导。里仁篇中大家都知道的这句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告诫我们父母在世时,不要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虽然现在看来前半句在当今社会是不太行得通的,因为儿女们为了生计,为了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而迫不得已。比如那些在外务工的农民工,为了生计,把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留在家里,这也不是不孝。后半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应该不是太难吧!出门在外,不能及时行孝,但是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和他们话话家常总应该是可以的吧。所以,距离远不是借口,要知道,“子欲养而亲不待。”常回家看看。

为政篇中孟懿子曾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是啊,孟懿子、孔子、樊迟三人的这段谈话很好地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孝,如何做到孝。学而篇中孔子也曾教导弟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将孝放在首位。孔子在提到如何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孝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由此我们也能受到启发,父亲在世时,在遵从父母意愿的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志向,父母死后也要时时将父母的教诲铭记于心。虽然父母说的不一定对,但是无疑父母的教诲还是很重要的。无疑,“孝”是“齐家”根本。

述而篇中孔子用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物质条件好了的今天,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未免有点太做作。但是我们真能做到把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当作浮云吗?恐怕大多数人都不能吧!面对财富的诱惑,能有几人不为之动容?现在的贪污腐败盛行不就是个最好的例子吗?通过自己努力走到高官的位置,随着权利越来越大,金钱的诱惑越来越大,那些往昔纯真的少年却成了如今锒铛入狱的囚徒。孔子的另一句话:“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其实和这句话的内涵极为相似。都是教导我们无论贫穷富贵都不能“越礼”。

在“治国平天下”方面,在颜渊篇中孔子曾为齐景公提出过治理国家的建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认为,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是啊,治国不就得这样吗?以前是如此,现在也应是如此。

为政篇中孔子还主张“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强调的是虽然法律能约束规范人们的行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行为,而用道德礼制去教化百姓,百姓反而会有廉耻之心,也会越来越守规矩。治国,法制固然是根本,但是道德的教化作用还是不可忽视的。子路篇中在用人方面,孔子还提出:“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孔子认为: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很难取得他的欢喜。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是,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总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要取得他的欢喜则是很容易的。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但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除此之外,泰伯篇中他还劝诫人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因为君子知道自己的本分,从来不在自己的职位上考虑别的事情。其实我们也应如此。自己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就决定着自己该干什么事。比如说我们学生,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老师,就是不断提升自己,从而源源不断地向学生输送养分,实现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双赢。

《论语》中,给后世带来影响最大的应该还是孔子及其言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言论主张中就有最直接的体现。从《论语》中,能感受到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的博大精深,也能感受到孔子及其弟子的个人魅力。虽然其中有许多不适合当代的部分,但不能否认,它的借鉴意义还是很大的。